货号:PK0026
存储条件:避光冷藏 ,如有结晶需在 37℃水浴溶晶。因在乙醇中贮藏 ,所以要盖紧防挥发。稀释液 C:常温或冰箱保存, 保持无菌。
组分:
组分 | |||
PKH26 染料 | 0.1ml | 1ml | 5ml |
稀释液 C | 10ml | 60ml | 120ml |
产品描述
亲脂性荧光染料 PKH67(Green)和 PKH26(Red) 适用于常规细胞膜标记。 PKH26 荧光细胞连接试剂盒采用采用膜标 记技术 ,能够将带有较长脂质尾巴的黄色-橙色荧光染料结合到细胞膜脂质区域上。染色方式依赖于细胞与膜的类型 ,主要 用于细胞体外标记、体外细胞增殖研究及体内外细胞示踪研究。试剂盒中提供染色过程中所需的溶剂(稀释液 C),该溶剂 可以可以在染色过程中 ,增加染料溶解度和染色效率 ,同时维持细胞活力。稀释液 C 与哺乳动物细胞等渗 ,且不含去垢剂 或有机溶剂,也不含生理盐水和缓冲盐。根据细胞类型及标记后细胞膜内在的变化,标记后的细胞表面会由均一透亮变得有 点状凸起或补丁状。但在生理范围内 ,PKH26 荧光不受 pH 的影响 ,每个细胞的荧光强度与染料标记位置无关。
PKH26 荧光在黄色-橙色区域(λex =551 nm, λem =567 nm),可用来标记追踪体内外多种细胞。在细胞毒性分析, 荧光蛋白、抗体或 DNA 染料在该区域发出的紫色、绿色、红色和远红外等,不会与 PKH26 产生干扰。PKH26 最常被用于 基于染料稀释增殖的分析的染料稀释应用,包括建立抗原特异性前体频谱和正常或肿瘤组织中静止或缓慢干细胞或祖细胞的 鉴定。同时 PKH26 也可用于监测外来病毒、血小板和其他纳米颗粒的摄入;干细胞分裂过程中膜的分配;细胞-细胞之间 膜的转移;细胞吞噬作用;抗原呈递;粘附;通过间隙连接的信号传递;以及组织切片中的神经元迁移。PKH26 荧光稳定 性很强 ,特别是标记的细胞的研究周期超过一周时 PKH26 被用于体内细胞追踪研究。
操作步骤:
(仅做参考 ,总体积 2ml ,染色终浓度为 2×10-6 M PKH26 染料和 1×107 细胞/ml ,所有操作在 20~25℃)
1. 胰酶和/或 EDTA 消化细胞形成单细胞悬液 ,将 2× 107 个细胞于锥形离心管中 ,用无血清培养基洗一次。
注:血清蛋白和脂质会与染料结合 ,降低与细胞膜结合的染料浓度。最好在用稀释液 C 重悬细胞染色前(第四步)用无血 清培养基或缓冲液洗细胞一次(第一步)。
2. 400×g 离心 5 分钟形成松散的细胞团。
注 :PKH26 染料不能直接加到离心沉淀中 ,这样会造成细胞染色不均一和细胞活力降低。
3. 离心后 ,小心吸弃上层清液 ,细胞团上剩余液体<25ul。注意:为得到可重复的实验结果 ,在用稀释液 C 重悬时 ,减少 残留培养基或缓冲液体积。
4. 加入 1mL 稀释液 C ,用移液管轻轻吹打混匀 ,制备 2×细胞悬液。重悬细胞保证完全离散 ,别震荡 ,不要让细胞在稀释 液 C 中保存太长时间。
注:生理盐的存在会使得染料结团并大幅降低染色效率。需确保染色时细胞悬浮于稀释液 C 中 ,不含培养基或缓冲盐。
5. 临染色之前 ,将 4μL PKH26 乙醇溶液加入 1mL 稀释液 C 中 ,充分混匀 ,配制的 2×染色液(4 × 10-6 M)。 注 1:为减少乙醇对细胞活率的影响 ,步骤 5 加入的染料使得步骤 6 中乙醇最终浓度不能超过 1-2%。
注 2:如果所需染料最终浓度<2× 10-6 M ,需用 100%乙醇将 PKH26 稀释于另一单独的容器中 ,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复 性。
6. 快速将 1mL 2×细胞悬液(步骤 4)加入 1mL 2×染色液(步骤 5)中,立即用吸管均匀快速混合样品 ,因为均匀的染色 是在瞬间发生的。(最终细胞浓度为 1× 107/mL ,PKH26 浓度为 2× 10-6 M)。
注:由于染色瞬间完成,快速将细胞与染料混匀对得到明亮、均匀和可重复的标记结果非常重要。为获得最佳效果应采取下 述措施:
a.不要将 PKH26 染料直接加入含 2 ×细胞的稀释液 C 中。
b. 将 2×细胞悬液(步骤 4)与 2 ×染色液(步骤 5)等体积混合。
c. 调整 2×细胞和 2 ×染料的浓度避免染色体积太小(<100μL)或太大(>5mL)。
d. 用电动移液器快速将细胞和染料混匀。血清移液管混匀速度太慢而使得染色不均匀。震荡和旋涡震荡混匀同样混匀 较慢 ,染色均一性差。
e. 分配体积尽量准确 ,以保证样品与样品之间 ,实验与实验之间的可重复性。
7. 混匀后的染色的细胞 25℃孵育的 2-5min,定时轻轻颠倒离心管保证在 25℃充分混匀。由于染色速度较快,延长孵育时 间对实验没有帮助。
注:让细胞在染色液中停留尽量短的时间 ,同时保证得到理想的染色强度。因为稀释液 C 缺少生理性盐 ,过长时间的暴露 在稀释液 C 中会造成某些细胞活力降低。如果不能确定其影响程度 ,可增加仅作稀释的对照组和只用乙醇而不用染料染色 的对照组。
8. 加入等体积的血清(2mL)或加入等量血清或 1%BSA 中止染色反应 ,孵育 1min 以结合多余的染料。
注 1:血清(或等效的蛋白浓度)为最优的终止液。如果用完全培养基(含血清的组织培养基)替代 ,添加体积为 10mL。 注 2:不要通过加稀释液 C 或离心来终止反应。
注 3:不要用无血清培养基或缓冲盐,他们会使染料产生聚集。染料聚集使清洗过程中无法洗净,使得分析过程中仍存在未 标记的细胞。
9. 将细胞在 20-25℃条件下 400 ×g 离心 10 min ,小心吸弃上清。用 10mL 完全培养基(含血清的组织培养基)重悬,将 重悬液转移至另一新的无菌离心管中 ,20-25℃条件下 400×g 离心 5 min。用 10mL 完全培养基再清洗两遍以除去没结合 的染料。
注 1:将重悬液转移至新离心管中 ,减少了离心管壁残留的染料对洗涤效率的影响;注意 2:不要用稀释液 C 清洗。
10. 最后一步清洗后,用 10mL 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评估细胞回收率,细胞活率和荧光强度。离心重悬细胞至所需活细胞浓 度。
注 1:染色后的细胞可以用中性甲醛固定 ,避光条件下 ,荧光强度至少 3 周内保持稳定。
注 2:染色荧光强度一般为背景的 100-1000 倍。虽然染色的 CV 值与细胞种类有关 ,但荧光分布应该尽量均匀对称。
11. 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检查细胞复苏情况、传代情况及荧光浓度。染色应均匀 ,比本底荧光高 100-1000 倍。
组织染色:
制备和保存含 PKH 标记细胞切片时要冰冻切片和特殊的封固标本技术。
切片制备:
1、 切除组织后立即放入干冰冰冻。
2、 切片前-70℃保存。
3、 用 OCT(Tissue-Tek; Miles, INC.)复合物制作冰冻切片。
4、 4-5um 组织切片。
5、 载玻片室温下干燥 1h。
6、 封固盖玻片用 1-2 滴氰基丙烯酸盐粘合剂酯胶。
7、 检查和拍片时用标准的滤光器如 FITC(PKH2 和 PKH67)或 TRITC( PKH26)。
复染切片:
1、 将玻片浸在丙酮液 24-48h ,去除盖片;
2、 蒸馏水清洗去丙酮;
3、 复染切片易用 Mayer 或 Harris 苏木精;
4、 封固载玻片用 AS/AP 永久性水合封固液(Bio/Can America, Inc. ,Porland, ME)
注 :由于有机溶剂可析取 PKH 染液 ,而复染又吸收荧光 ,因而同时观察组织学和 PKH 荧光不可取。
注意事项:
1. 染料的⼯作液随⽤随配 ,不要将配好的染料贮存 ,影响染色效果。
2. PKH26 染色过程中 ,不能存在叠氮化物或代谢毒性物。
3. 虽然贴壁细胞也可以染⾊ ,但为获得均匀染⾊ ,单细胞悬液最佳。因此用蛋白酶(trypsin/EDTA)将贴壁细胞消化成单 个悬浮细胞后再染色效果更佳。
4. 染色前去除血清和脂质以提高染色效果。
5. 盐的存在会导致染料形成颗粒 ,干扰染色反应。因此 ,加染料前细胞重新悬置很重要。染料应直接加到细胞悬液中 ,而 不是加到细胞团上。过度的细胞标记将导致膜完整性丧失、细胞数量下降。本样品细胞和染料浓度是参照浓度适合大部分细 胞 ,但最佳染料/细胞由使用者根据细胞类型和实验目的决定 ,另外使用者还要评估细胞的生存力(排碘) ,荧光强度 ,荧 光峰值的变异系数 ,染色的均匀性。
6. 染色浓度根据细胞种类的不同和每孔内细胞数量的多少而异。不同的细胞种类标记后可以示踪的代次或时间差异较⼤, 请根据实际情况或参考文献进行检测。